欢迎访问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聚焦新质生产力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发稿时间:2024-06-07 来源:人民网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马克思所处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还是典型的数量型经济阶段,质量问题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尚不显著。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未专门论述质量问题,但《资本论》中仍多次提及“质量”,涉及劳动力质量、产品质量、质量循环再生产、生产力质量等核心问题。在微观层面,马克思主要探讨了产品质量问题,分析了产品质量与使用价值及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概括为“创造越来越多的、质量越来越好的、越来越多种多样的使用价值”;在宏观层面,则重点研究了生产中的质量循环链、生产力质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等问题,认为社会再生产是数量再生产循环和质量再生产循环的有机统一体,这个有机统一体的社会再生产既是数量的再生产,也是质量的再生产。

  新质生产力理论,深刻指出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聚焦高质量、高质效、高质能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即创新,内核在“质”,即优质,落点于“生产力”。因此,笔者认为,创新与质量可以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片面追求科技创新,而忽视生产实践中的质量问题,就无法保障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也就难以打通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的发展路径。没有创新的质量也不会是高水平的质量,也不可能实现跨越式突破。在某种意义上,创新关注的是从无到有的突破(0到1),而质量管理则确保这些突破能够可靠地扩展(从1到N)。新质生产力之“质”,主要体现在高质量、高质效、高质能,体现了质和量、质和效、质和能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向质量要增量、向质量要效益、向质量要动能的思路转变。

  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当前我国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有没有”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好不好”成为我国产业由大到强的主要限制因素。当前,相当一部分行业的产能或产量已达到物理性峰值的情况下,是继续“卷数量”,还是坚持“提质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必须从提高质量入手,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上重塑我国产业在价格之外的竞争优势,在国内不断满足和催生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从而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实现质量和数量的双赢。

  高质效的生产模式。随着我国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提质增效更加紧迫。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不断提升劳动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良性循环。

  高质能的发展路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把提升质量作为国家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转换经济动能的成功经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攻关期,只有全方位加强质量建设、走质量强国之路,才能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才能加快形成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等为牵引的经济发展新动能。

  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新质生产力之“质”,体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是一场从理念、目标、制度到具体领域工作细节的全方位变革,是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基础和保障。实现新质生产力之“质”,关键是要按照《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坚定不移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质量强国作为一个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宏观的,但其实现是具体的,关键在于构建全面的质量提升体系,建议可从强企业、强产业、强基础、强区域四个维度同步推进,全面提升国家整体质量水平。

  强企业,发挥质量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中的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的整体质量水平。要推动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要以中国质量奖、省级质量奖等政府质量奖为引领,鼓励更多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进质量技术攻关,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强产业,发挥质量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国家间的竞争往往以产业的竞争为直接体现。要聚焦产业链供应链重大质量瓶颈问题,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综合运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工具,着力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特别是要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自动驾驶、新一代通信、空天科技、纳米技术等未来产业的发展布局中,把质量标准立在前面,以质量先发优势抢占未来赛道,并转化为持续的产业竞争优势。

  强基础,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作用。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等是国际公认的质量基础设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其称为未来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的能力建设,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要加强质量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从技能人才、技术人才到科学研究人才等各层次的质量人才供给体系,培养发展过程所需要的质量专业人才。

  强区域,发挥质量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和区域是企业和产业的载体,其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关系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推动不同类型城市立足自身定位和资源要素优势,强化城市质量发展理念和意识,制定实施质量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发展,培育一批质量强县、强区、强镇,着力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注重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要在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链对接等方面注重质量,打通质量强、产业强、城市强的发展通道。

相关新闻
聚焦新质生产力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2024年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三省吾身”学党纪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正能量才是网络创作的“流量密码”
汇聚网络正能量,传播真善美
以正能量鼓舞激荡更多向善向上向前的力量
中国正能量,映照时代脉动和精神气象
0

版权所有: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350-8652120     18636030351(郭女士)  邮箱:sxxzsdjt@126.com  qq:3393705407

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和平路与幕山路交叉口   邮编 034000          

晋ICP备17006838号-1